子云吞白凤,遂吐太玄书。幽微十万字,枝叶何扶疏。
婉娈猛虎口,甘言累其初。一睹美新作,斯瑕安可除。
昔窃不死药,奔空有嫦娥。盈盈天上艳,孤洁栖金波。
织女了无语,长宵隔银河。轧轧挥素手,几时停玉梭。
洞房三五夕,金釭凝焰灭。美人抱云和,斜倚纱窗月。
沈吟想幽梦,闺思深不说。弦冷玉指寒,含颦待明发。
朔雁衔边秋,寒声落燕代。先惊愁人耳,颜发潜消改。
凝云蔽洛浦,梦寐劳光彩。天边无书来,相思泪成海。
感兴四首。唐代。李群玉。 子云吞白凤,遂吐太玄书。幽微十万字,枝叶何扶疏。婉娈猛虎口,甘言累其初。一睹美新作,斯瑕安可除。昔窃不死药,奔空有嫦娥。盈盈天上艳,孤洁栖金波。织女了无语,长宵隔银河。轧轧挥素手,几时停玉梭。洞房三五夕,金釭凝焰灭。美人抱云和,斜倚纱窗月。沈吟想幽梦,闺思深不说。弦冷玉指寒,含颦待明发。朔雁衔边秋,寒声落燕代。先惊愁人耳,颜发潜消改。凝云蔽洛浦,梦寐劳光彩。天边无书来,相思泪成海。
李群玉(808~862),字文山,唐代澧州人。澧县仙眠洲有古迹“水竹居”,旧志记为“李群玉读书处”。李群玉极有诗才,他“居住沅湘,崇师屈宋”,诗写得十分好。《湖南通志·李群玉传》称其诗“诗笔妍丽,才力遒健”。关于他的生平,据《全唐诗·李群玉小传》载,早年杜牧游澧时,劝他参加科举考试,并作诗《送李群玉赴举》,.但他“一上而止”。后来,宰相裴休视察湖南,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。他“徒步负琴,远至辇下”,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“三百篇”。唐宣宗“遍览”其诗,称赞“所进诗歌,异常高雅”,并赐以“锦彩器物”,“授弘文馆校书郎”。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,死后追赐进士及第。 ...
李群玉。 李群玉(808~862),字文山,唐代澧州人。澧县仙眠洲有古迹“水竹居”,旧志记为“李群玉读书处”。李群玉极有诗才,他“居住沅湘,崇师屈宋”,诗写得十分好。《湖南通志·李群玉传》称其诗“诗笔妍丽,才力遒健”。关于他的生平,据《全唐诗·李群玉小传》载,早年杜牧游澧时,劝他参加科举考试,并作诗《送李群玉赴举》,.但他“一上而止”。后来,宰相裴休视察湖南,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。他“徒步负琴,远至辇下”,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“三百篇”。唐宣宗“遍览”其诗,称赞“所进诗歌,异常高雅”,并赐以“锦彩器物”,“授弘文馆校书郎”。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,死后追赐进士及第。
签判丈以新字韵作长句见赠次韵。宋代。赵蕃。 剥啄无嗔叩户频,要听论古诵诗新。百年风雅久不作,一代典刑今有人。敢谓投心似胶漆,故知与世若参辰。如公接物何多得,岂复畏人嫌我贫。
夜读门山静居二先生遗集。明代。唐之淳。 月色让残雪,角声凄断鸿。从军泗水上,飞梦大江东。风冰缀檐铎,邻火送春舂。临文怀二老,清泪湿焦桐。
东平路中遇大水。唐代。高适。 天灾自古有,昏垫弥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畴。指途适汶阳,挂席经芦洲。永望齐鲁郊,白云何悠悠。傍沿钜野泽,大水纵横流。虫蛇拥独树,麋鹿奔行舟。稼穑随波澜,西成不可求。室居相枕藉,蛙黾声啾啾。仍怜穴蚁漂,益羡云禽游。农夫无倚著,野老生殷忧。圣主当深仁,庙堂运良筹。仓廪终尔给,田租应罢收。我心胡郁陶,征旅亦悲愁。纵怀济时策,谁肯论吾谋。
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。明代。王廷陈。 筑室清溪曲,为园古道傍。苔痕侵户牖,云色上衣裳。牧笛依青草,渔舟隐绿杨。偶然幽兴惬,搔首放歌长。
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二。明代。庄昶。 一官老许向南京,遁卦同人万古情。迂阔自知无一用,祗能开眼看升平。